当爱尔兰人的眼睛微笑
清泉也随之流淌
当爱尔兰人的心情雀跃
世界也随之明亮
2024年8月2日起,和美术馆呈现当代艺术家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大型个展“离开海水的地方”,展出艺术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横跨超过半个世纪的40组绘画及雕塑作品。
肖恩·斯库利1945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在伦敦南部长大。他于1962年至1965年在伦敦中央艺术学院的夜校学习,并于1965年至1968年在伦敦克罗伊登艺术学院进行全日制学习。1972年,他获得纽卡斯尔大学的学士学位。同年,他获得哈佛大学弗兰克·诺克斯奖学金,并第一次造访美国,后于1975年移居纽约。目前他生活和工作于纽约和巴伐利亚。
---
艺术家曾将抽象画的发展形容为“一直在做减法”,指出抽象主义不断减少画面中元素的趋势。作为抽象画派中的一员,斯库利却坚持为自己的作品“做加法”,强调要将隐喻、情感,甚至人际关系的多样状态加入画面,使其更具有人性气息。
《沐浴者》,肖恩·斯库利,布面油画,243.8 × 304.8 cm,1983 © Sean Scully
《沐浴者》是艺术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以马蒂斯的名作《河边的沐浴者》为灵感来源。 在描述这件作品时,肖恩·斯库利这样说道:
「 一种令人目眩的疯癫与狂喜存在其中。它高度结构化,但它的结构并不在于理性,而在于感性。橙色条纹从背景中跃出,与周遭分离。这是一个毅然决然选择与周遭环境剥离的形象,如此自信,如此笃定。它没有脸,没有手,也没有腿。我在其中展现的不是人物肖像本身,而是一种具象的感觉。」
《河边的沐浴者》,亨利·马蒂斯,布面油 画,260 × 390 cm,1909-1916
对于斯库利来说,黑色是一种强有力的色彩。对他有深远影响的马蒂斯、戈雅和毕加索,都以各自的方式诠释了黑色的美。但在他童年所熟知的天主教中,黑色也暗示了死亡。斯库利作品中幽深的墨色也因此糅合了黑色复杂的双重象征 。 《伊尼西尔》,肖恩·斯库利,亚麻布上油彩,91.4 × 91.4 cm,1990 © Sean Scully
斯库利觉得仙人掌是一种坚不可摧、令人敬佩的植物。他以仙人掌自喻,希望自己的创作生涯也能够经受住干旱的考验,等待时机绽放。 《仙人掌》,肖恩·斯库利,布面油画,33 × 27.9 cm,1964 © Sean Scully
作为抽象艺术的据点,纽约是新兴文化与艺术的大染缸,动荡不安但又充满机遇。斯库利在迁至纽约多年后回顾,“纽约是残酷无情的。它让我的创作变得更加艰难,所幸我足够顽强” 。1970年代和斯库利同期来到纽约的欧洲艺术家后来大多都离开了这座城市,而他是少数留下来的人之一。
肖恩·斯库利在纽约的工作室 © Sean Scully
艺术没有严苛的规则教条。它永远鼓励人们发散思维、适应新的现实,不断挑战既定规则,展现多样化的视角。斯库利将艺术视为一种帮助人类进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酶。
《内陆》,肖恩·斯库利,亚麻布上油彩,259.1 × 276.9 cm,1984 © Sean Scully
斯库利童年家境贫寒,早期因作品被《卫报》刊登而获得关注。毕业后,他即由伦敦顶尖画廊代理,首次个展作品全部售空,其中五幅被博物馆永久收藏。
青年时期的肖恩·斯库利 © Sean Scully
斯库利的作品以色彩和谐、大小各异的方形色块为标志。他以严谨的几何图形作为绘画基础,同时在画面中加入了更多具有表现力的元素。规律的几何设计被他挪到更大的画布上,愈加凸显深蕴其中的情感。
《夜之女王》, 肖恩·斯库利, 亚麻布上油彩, 165 × 330 cm, 2003 © Sean Scully
艺术家称自己的创作以经验主义为导向,允许偶然性在作品中的存在——作品最终的呈现往往不同于他脑海中的预期。直觉和信念引导着他的创作,画面也因此更加真实而不可预测。
创作中的的肖恩·斯库利(图源网络)
斯库利恰好出生于美苏冷战的开始,也因此完整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提出到推倒柏林墙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一经历深刻影响了他对国际主义和抽象主义的认知,实现艺术的普遍性成为他的追求。
斯库利热衷于周游列国,并从中汲取灵感。但启发他创作的并不仅是风景,更多的是不同文化与个体经验下人与世界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阿伦岛》,肖恩·斯库利,摄影,40.6 × 50.8 cm × 24,2005 © Sean Scully
斯库利的母亲从小就教会他编织与缝纫。在缝补袜子和编织桌垫中,他领悟到精确与手工之间看似互相对立、实则相互调和的魅力。受此启发,他在自己的几何作品中融入了人性的温度。 「 绘画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它能表达丰富的人性。我想要用我的画笔传达最饱满的情感。当我完成一幅画作,我总是感到无比伤感。」
《对角嵌套》, 肖恩·斯库利,布面丙烯,243.8 × 243.8 cm, 1973 © Sean Scully
在“陆线”系列的作品《蓝色陆线》中,艺术家以蓝色和白色的条纹作为地平线的象征,绘制于中性色的背景之上。相互交叠的色带营造出“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的诗意。
《蓝色陆线》,肖恩·斯库利,2014 © Sean Scully 20世纪70年代,斯库利在纽约结识了一群崇尚极简主义的艺术家友人,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创作了一系列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作品。但他随后与极简主义划清界限,决定回归自己浸润着情感与隐喻的抽象主义。 《要塞 #2》, 肖恩·斯库利,布面油画,213.7 × 214. 2 cm, 1980 © Sean Scully
斯库利与尼采的哲学观点一致,认为人类除了自己的发明之外一无所有。在他看来, 人的所有看法都从主观出发,艺术也因此成为了一种个人表达的实践。
奥普艺术,尤其是布里奇特· 赖利(Bridget Riley)的作品,在1970年代艺术家仍就读于纽卡斯尔大学时占据了英国艺术界的主流。斯库利在其中发现了借助胶带勾勒出的精确线条创造复杂形状和色彩节奏的可能性,并启发他将层层覆盖的颜料和矩形方块融入自己的创作。
July 1 Bassacs , 布里奇特·赖利,1994 © Bridget Riley, photo courtesy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覆盖之二》 , 肖恩·斯库利,布面丙烯,213.4 × 254 cm,1973 © Sean Scully 斯库利受到至上主义代表艺术家马列维奇在十月革命期间所创作的《黑方块》启发,在疫情期间创作了《黑色窗户》系列,用以表达疫情中被遮蔽和破坏的视角。
《暗窗》,肖恩·斯库利,2020 © Sean Scully
与绘画对于环境相对严格的控制不同,艺术家认为雕塑需要与周围的环境互动,而这也正是雕塑最基础的特质。这一特质也让艺术家产生了将画作中的抽象元素融入雕塑作品中的想法。 肖恩·斯库利的装置作品《堂皇升天》在“肖恩·斯库利:人”(威尼斯,意大利)展出现场 © Sean Scully
艺术家一生中频繁的迁移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其中,1969 年的摩洛哥之行和1980年代的墨西哥之行对他的创作影响尤其深远:墨西哥古代玛雅文明的石墙遗址直接促成了《光之壁》系列的诞生。此后,他又在苏格兰海岸的阿伦岛(Isle of Arran)上发现了干砌石墙,进一步发展了该系列作品。 斯库利以照片记录环球旅行中所见到的古老木门与墙壁风化的表面。这些记忆都通过他的笔触在画面显现。
肖恩·斯库利在墨西哥拍摄的木门,2001 © Sean Scully
自2015年起,艺术家开始创作更多大型雕塑作品。斯库利的几何雕塑作品可以说是他绘画语言的立体化呈现,使用如耐候钢、不锈钢、大理石等多种材料。他的雕塑作品如今在全球多地展出,如中国上海、美国纽约、法国艾克斯和英国伦敦、西约克郡等。
《陆线》(2023)作为肖恩·斯库利的首个户外永久雕塑坐落于伦敦市中心的汉诺威广场
斯库利在学生时期曾看到一个涂鸦:“时间是为了阻止所有的事情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创造的”。受此启发,他认为抽象绘画的伟大之处便在于此——抽象允许所有事情同时发生 。 斯库利在创作中尤其擅长使用红色:他或以红色为基调,或以其作为突破灰调画面的亮点。他还受著名爵士乐大师迈尔士·戴维斯的专辑《泛蓝调调》(Kind of Blue )启发,创作了作品《泛红调调》(Kind of Red )。
《泛红调调》,肖恩·斯库利,2013 © Sean Scully
艺术家从伦敦迁至纽约后,抛弃了早先画面中的垂直线条,拆散了曾经标志性的方格色块,只在画布上留下了水平线条。在斯库利看来,这种变化源于其对欧洲稳定特质的抛弃和对纽约无常现实的选择——画面视觉的改变暗示了艺术家抽象作品中的自画像特质。
《夜与日》,肖恩·斯库利,铝板油画,279.4 × 812.8 cm,2012-2015 © Sean Scully
“窗户”是斯库利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他看来,窗户既可以独立存在,又是整体结构的一部分。这样的双重意涵也映照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同时,窗户也象征着视觉和精神上的开口,联结内外,映射着人与自己、与外部的互动。
《白色的窗》,肖恩·斯库利,布面油画,245.5 × 372.5 cm,1988 © Sean Scully
斯库利在创作中探索与多种宗教相关的各类精神元素,并不受其天主教身份的束缚。他的作品中蕴含了禅宗思想的“融合”与“统一”;而其一直崇尚的非具象绘画,则反映了伊斯兰教中“没有神像,以抽象构建世界观”的概念。 《触碰》,肖恩·斯库利,铝板、油粉彩,300 × 400 cm,2021 © Sean Scully
斯库利在青年时期曾尝试各种工作。他做过排字工人,也曾在建筑工地和装卸卡车上从事体力劳动。这些经历使他开始思考“规则与安排”,并在后来的作品中将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
艺术家对禅宗的热忱已保持了近40年。他通读《道德经》全书,研习其中的理论。此外,他还坚持进行了35年的空手道训练,深谙其中的哲学内涵。
肖恩·斯库利练习空手道 © Sean Scully